“十二五” 我国新型高效肥料关键技术攻关路线图解读
今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怎样将这一宏伟目标贯彻落实到实处呢?
近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型缓控释肥与有机肥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2012年度执行情况总结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透露,我国“十二五”期间从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三个层次,构建新型高效肥料技术创新体系,以期破解长期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肥料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难题,在保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为实现美丽中国这一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现状:化肥利用率低 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化肥功不可没。据统计,目前化肥在农业投入成本构成中占60%,农民每年化肥投入高达3000亿元。
但是,我国农业生产长期依赖化肥的同时,也带来了两个严重的问题:
一是化肥利用率低下。目前大部分农民仍然按传统的经验施肥,这样造成肥料的淋溶、挥发,浪费严重。2011年我国氮肥施用量2400万吨,因肥料利用率低,仅氮肥直接损失约1000万吨,折合人民币约340亿元。
二是农田过量施用化肥以及农业有机废弃物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结果显示:面源污染中的最重要的两大指标总氮和总磷的农业源排放分别占57.2%和 67.3%。
对策:研发新型肥料 倡导生态文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高效肥料自主创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肥效利用率高、省工省时、减少环境污染等优势的缓控释肥正逐步成为新型高效肥料的主要产品走入大田,并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的科技手段。
与传统化肥相比,新型高效缓控释肥可根据作物的养分吸收规律基本同步释放养分,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由于减少了施肥的数量和次数,可节约劳动力和成本。缓控释肥有效避免氮的挥发、磷和钾的流失和固定问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12省农科院、山东农大、浙江大学结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开展缓控释肥田间应用效果的试验研究,共涉及113个县,500个田间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缓控释肥能够提高氮肥利用率平均约24%,作物增产8%—1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太湖流域开展了缓控释肥的应用研究工作,围绕控释尿素对温室气体排放、控释尿素对氨挥发、氮淋溶损失和地表径流损失等方面的影响,3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减少氮肥施用量的情况下,缓控释肥可减少18%—34%氨挥发,径流氮可减少6%—17%。
成果:技术创新驱动 产业推广跟进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新型高效化肥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十二五”科技部启动第一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时,就将“新型缓控释肥与有机肥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列入其中。目前,项目所属的五大课题组、几百名科研人员,经过不懈努力、科技攻坚,已获得多项科技奖励、专利,建成一批示范建设与产业基地,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科技研发人才。
在缓控释肥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提升方面,课题组负责人、山东农业大学张民教授说,课题在新型缓控释材料、新产品和控释机理,缓控释肥料工艺及装备的集成研究,生物有机缓控释肥的研制与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在山东建立3大产业基地,在河南、江苏等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用于缓控释肥农学环境效应评价基础研究。
缓控释肥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方面,课题组负责人、山东金正大公司副总经理陈宏坤说,课题在聚丙烯酸酯包膜材料,天然高分子控释材料,植物油、水基聚合物、脲醛化合氮等缓控释新材料开发及成膜机制研究方面实现新突破,有效降低了膜材料成本。在缓控释肥农学效应及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完成了在玉米、小麦、生姜、大葱、棉花、黄瓜等6种蔬菜/作物种植中的土壤释放规律试验,绘制出了15个不同缓控释肥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曲线;在小麦、玉米、水稻、棉花、马铃薯5种主要作物上开展缓控释肥与作物的同步营养技术研究。
在有机(类)肥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方面,课题组负责人、江苏新天地公司杨兴明说,课题开发新型有机类系列肥料产品4个,建立辐射基地3个,形成产业化经济运行良好的中试示范基地2个,示范推广有机肥企业22家,累计推广有机(类)肥料200万亩次,培训各类人才共计500人次。
在稳定性肥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课题组负责人、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宫平说,课题进行了新型抑制剂的筛选及高效利用、高效磷肥的研制及效果试验等研究。尤其是氨酸法生产稳定性复合(混)肥料的年产量达到27万吨,示范省14个,累计推广面积600万亩。
在复合(混)肥农艺配方与生态工艺技术研究方面,课题组负责人、中国农科院赵秉强研究员说,课题完成了全国15个典型省的土壤样品采集工作,采集样品7500份,制定主要作物复合(混)肥农艺配方1296个;完成沼液中功能微生物资源的分离与鉴定等研究。
近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型缓控释肥与有机肥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2012年度执行情况总结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透露,我国“十二五”期间从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三个层次,构建新型高效肥料技术创新体系,以期破解长期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肥料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难题,在保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为实现美丽中国这一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现状:化肥利用率低 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化肥功不可没。据统计,目前化肥在农业投入成本构成中占60%,农民每年化肥投入高达3000亿元。
但是,我国农业生产长期依赖化肥的同时,也带来了两个严重的问题:
一是化肥利用率低下。目前大部分农民仍然按传统的经验施肥,这样造成肥料的淋溶、挥发,浪费严重。2011年我国氮肥施用量2400万吨,因肥料利用率低,仅氮肥直接损失约1000万吨,折合人民币约340亿元。
二是农田过量施用化肥以及农业有机废弃物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结果显示:面源污染中的最重要的两大指标总氮和总磷的农业源排放分别占57.2%和 67.3%。
对策:研发新型肥料 倡导生态文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高效肥料自主创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肥效利用率高、省工省时、减少环境污染等优势的缓控释肥正逐步成为新型高效肥料的主要产品走入大田,并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的科技手段。
与传统化肥相比,新型高效缓控释肥可根据作物的养分吸收规律基本同步释放养分,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由于减少了施肥的数量和次数,可节约劳动力和成本。缓控释肥有效避免氮的挥发、磷和钾的流失和固定问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12省农科院、山东农大、浙江大学结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开展缓控释肥田间应用效果的试验研究,共涉及113个县,500个田间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缓控释肥能够提高氮肥利用率平均约24%,作物增产8%—1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太湖流域开展了缓控释肥的应用研究工作,围绕控释尿素对温室气体排放、控释尿素对氨挥发、氮淋溶损失和地表径流损失等方面的影响,3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减少氮肥施用量的情况下,缓控释肥可减少18%—34%氨挥发,径流氮可减少6%—17%。
成果:技术创新驱动 产业推广跟进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新型高效化肥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十二五”科技部启动第一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时,就将“新型缓控释肥与有机肥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列入其中。目前,项目所属的五大课题组、几百名科研人员,经过不懈努力、科技攻坚,已获得多项科技奖励、专利,建成一批示范建设与产业基地,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科技研发人才。
在缓控释肥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提升方面,课题组负责人、山东农业大学张民教授说,课题在新型缓控释材料、新产品和控释机理,缓控释肥料工艺及装备的集成研究,生物有机缓控释肥的研制与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在山东建立3大产业基地,在河南、江苏等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用于缓控释肥农学环境效应评价基础研究。
缓控释肥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方面,课题组负责人、山东金正大公司副总经理陈宏坤说,课题在聚丙烯酸酯包膜材料,天然高分子控释材料,植物油、水基聚合物、脲醛化合氮等缓控释新材料开发及成膜机制研究方面实现新突破,有效降低了膜材料成本。在缓控释肥农学效应及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完成了在玉米、小麦、生姜、大葱、棉花、黄瓜等6种蔬菜/作物种植中的土壤释放规律试验,绘制出了15个不同缓控释肥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曲线;在小麦、玉米、水稻、棉花、马铃薯5种主要作物上开展缓控释肥与作物的同步营养技术研究。
在有机(类)肥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方面,课题组负责人、江苏新天地公司杨兴明说,课题开发新型有机类系列肥料产品4个,建立辐射基地3个,形成产业化经济运行良好的中试示范基地2个,示范推广有机肥企业22家,累计推广有机(类)肥料200万亩次,培训各类人才共计500人次。
在稳定性肥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课题组负责人、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宫平说,课题进行了新型抑制剂的筛选及高效利用、高效磷肥的研制及效果试验等研究。尤其是氨酸法生产稳定性复合(混)肥料的年产量达到27万吨,示范省14个,累计推广面积600万亩。
在复合(混)肥农艺配方与生态工艺技术研究方面,课题组负责人、中国农科院赵秉强研究员说,课题完成了全国15个典型省的土壤样品采集工作,采集样品7500份,制定主要作物复合(混)肥农艺配方1296个;完成沼液中功能微生物资源的分离与鉴定等研究。